
去年10月的一天,彼时朱莱还是夏天,虽算不上闷热,但让长期生活在中国北方的齐文涛仍略感不适。这一天,他急着赶到客户所在地,解决发动机水寒宝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。到了现场,朱莱客户一下子把他围起来,一串听不懂的越南语加上双手比划,客户焦急的样子让齐文涛顾上不休息,立马投入工作。原来是水寒宝安装错了,小问题一个,没一会儿工夫就解决了,潍柴专业及时的国际配套服务让客户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配套服务走出“家门口”
齐文涛所在的朱莱是越南中部广南省新建设的经济开发区,也是该省的汽车产业聚集地。齐文涛正是为越南长海汽车公司提供整体技术支持的。去年还是他加入国际配套服务团队以来第一次走出国门。他告诉记者,由于路途遥远,过去负责国际配套业务的工程师很少到现场解决问题,多是通过进出口公司的业务人员获得信息。这种间接传递往往造成信息不完整、工作效率低下,哪怕一个很简单的问题,从沟通到解决,也得花上四五天。现在他常驻越南,很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如“探囊取物”,比过去从容多了。
对此,没有到过海外的姜辉也很有同感:“最近,秘鲁有300辆混凝土搅拌车要将原装配的某品牌发动机切换成潍柴发动机。这批搅拌车并不像国内同类车型那样后置取力器连接后置液压泵,而是前置取力器连接前置液压泵。销售人员不是科班出身,一口咬定原车发动机有后置取力器。”在进行技术对接过程中,技术方案实施受阻,工作停滞不前。后来,细心的技术人员从销售人员传递回的一张不起眼儿的照片上发现,在车辆的前端有一个疑似液压泵的东西。“我们立即请销售人员拍了具体的照片,这才弄清楚原来取力器和液压泵都装在了机子前端,跟国内完全不同。类似这种情况,如果技术人员能到配套一线和客户直接沟通,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就能觉,这次却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。”
“正规军”提升服务质量
为提高海外配套效率,搭建起技术人员与客户直接沟通的平台,2013年应用工程部成立了专门的国际配套服务团队。“他们就像‘专线员’一样能与海外客户直接对接,了解他们对产品的细致需求,并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配套方案,相应的,我们的产品也就更能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。” 潍柴应用工程部副部长朱晴曾如此评价道。
为进一步提升国际配套服务水平,目前应用工程部又在国际配套服务团队的基础上,组建了国际配套分部。“该分部的成立标志着潍柴国际化步伐又迈出了一步。” 潍柴国际业务负责人张更生对记者说,未来在国际配套技术支持上,不仅需要潍柴本部员工常驻海外,还会吸纳海外工程师加入团队,进一步增强潍柴国际配套的专业化。
国际配套分部的成立,让海外配套服务从“游击队”发展到“正规军”。“过去国际配套服务工程师是从卡车分部、客车分部等其它部门临时‘抓’过来的,处于兼职状态。他们身兼多项任务,有时因为别的工作不得不中途离队,影响了海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。”姜辉告诉记者,下一步国际配套分部工程师是专职的,并按照独联体、中东、非洲、东南亚、南美、北美、欧洲七大区域分工。同时实行项目制管理,从签订技术协议、做好内外部确认,到相关测试及技术服务,始终由项目组负责,以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和高效率。
除了提供技术支持,国际配套分部还将承担海外配套产品市场调研规划、出口产品管理、海外配套技术培训等相关工作。这样一来,国际配套分部工程师不仅做技术还做市场,他们随时掌握国内外配套行业最新产品状态及配套需求,以支持后续市场的开拓。
在国际配套分部这一平台上,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工程师走出国门,战斗在海外市场的最前线,把潍柴最先进的技术、最贴心的服务带到现场,为客户提供最优的技术方案,保证“绿色中国心”能强劲依旧,奔腾五洲四海。